7月5日上午9点01分,韩国首尔高级检察厅门口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。 前总统尹锡悦的黑色轿车缓缓停下,车门打开时,闪光灯瞬间淹没了他的身影。 这一刻比内乱特检组规定的到场时间整整晚了60秒。 现场有人嘀咕:“这1分钟,怕是韩国政坛最贵的迟到! ”
尹锡悦的团队显然精心计算过这60秒。三天前,他的律师团就放风说“可能迟到20分钟”,结果最终卡在1分钟误差——既够显眼让媒体捕捉到“反抗”姿态,又巧妙避开特检组“迟到即拘留”的最后通牒红线。 一名检察官私下吐槽:“放鸽子还带预告的,真当拍韩剧呢? ”
这场精准的时间游戏背后,是尹锡悦与特检组持续半月的拉锯战。 早在6月28日,特检组就发出首次传唤,结果尹锡悦以“庭审冲突”为由放鸽子;6月30日第二次传唤,他又搬出“健康问题”推迟;等到7月1日第三次通知时,特检组直接下达死命令:“7月5日再不到场,立刻申请拘留令! ”
更戏剧性的是首场传唤的“停车场风波”。 6月底,尹锡悦团队要求从检察厅地下车库秘密进入,声称“避免引发骚动”,但特检组当场驳回:“公众人物就该走正门!”最终他被迫在民众“叛国者下台”的怒吼中露面,连墨镜都遮不住铁青的脸色。
而7月5日这1分钟的代价,远比表面沉重。 特检组的调查室里,12小时马拉松式审讯直指三项致命指控:第一项关于2024年12月3日的“紧急戒严令”。 那晚尹锡悦突然发表全国电视讲话,指控在野党“勾结朝鲜颠覆国家”,随后派出1580名士兵、107辆军车和12架黑鹰直升机封锁国会大楼。 尽管戒严令6小时后就被议员们投票废除,但特检组手握录音证据显示,尹锡悦亲口命令军队“对自己人开枪也行”。
第二颗炸弹是“阻挠逮捕令”。 2025年1月3日,反腐败机构(CIO)持法院签发的逮捕令前往总统官邸时,总统警卫处(PSS)竟架起路障对峙。 特检组指控尹锡悦下令警卫“死守大门”,甚至销毁加密通话记录掩盖证据。
真正引发哗变的是第三项“外患罪”新嫌疑。国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向特检组供认:2024年10月,尹锡悦曾密令军方无人机司令部向平壤空投设备,试图制造朝韩冲突以合理化戒严。 若查实,这将成为韩国史上首位涉“外患罪”的前总统。
审讯过程火药味十足。 当特检组追问戒严决策细节时,尹锡悦突然拍桌抗议,只因调查团队里出现一名参与过1月逮捕行动的警察。 他怒吼:“这是非法调查! ”导致审讯中断3小时,最终特检组被迫换人。 他的律师团全程咬定“戒严符合宪法”,但面对录音铁证时,尹锡悦仅反复回答:“不记得说过这话。 ”
特检组的反击又快又狠。 7月6日,距离启动调查仅18天,他们就向首尔法院提交逮捕申请,罪名包括妨碍公务、滥用职权、伪造公文、违反《总统警卫法》四项。助理检察官朴志英在记者会上冷脸放话:“前总统仍在干扰证人,羁押是唯一选择! ”
民意早已沸腾。 盖洛普韩国去年12月民调显示,尹锡悦支持率暴跌至11%,85%民众反对戒严。 光化门广场连续数月聚集数万示威者,烛光组成“审判叛国者”巨幅标语。 连他所属的国民力量党都连夜开除其党籍,切割速度创下纪录。
法院系统也在同步施压。 7月8日,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宣布将审查尹锡悦的逮捕令申请,而此前因涉嫌毁灭证据,前国防部长金容显等人的拘留期已被延长。 特检组更放出风声:若内乱罪叠加外患罪,最高量刑可判死刑——这比当年朴槿惠的25年刑期狠太多了。
尹锡悦的处境在7月5日深夜显露无遗。 结束15小时审讯后,他要求逐页审阅笔录,5小时内反复修改措辞,连律师都焦虑地看表。 一名特检组人员嘲讽:“当初下令开枪的魄力,如今只剩抠字眼的功夫了。”
通弘网-最新配资平台-股市杠杆网站-股市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